日本完全失控,新生兒被迫家中分娩,最終失去生命,男主播失聲痛苦,國民怒駡:發達國家之恥!

莫可可小姐姐 2022/08/02 檢舉 我要評論

日本的情況已經難以控制——22日下午,日媒剛剛發佈的資料中,東京新增數4392人,刷新了周日感染數的記錄。

跟之前的預測數相比,新增數量突破圖表天際:

全國每日新增已經達到恐怖的25000+例,發佈了「緊急宣言」的地區連續增加,目前一大半的面積已經變成「中高風險地區」。

由德爾塔變種主導,在日本被稱為「第五波感染」,對比之前的四波,增長曲線已經到了很恐怖的地步:

之前5月的第四波中,日本的日增峰值是6367例,而如今,僅僅是東京一地就幾乎超過之前全國的新增。

更可怕的是,目前的感染數仍在持續攀爬中,沒有人能預測這一波到底什麼時候結束。

輿論風向也不再像去年一開始那麼淡定了,在91萬人參與的統計中,主張封鎖城市的比例已經達到80%。

但按照日本之前反反復複、毫不徹底的防疫風格來看,就算封城基本也只是做做樣子:

在此之外,另一個主要的問題是,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救助。

雖然醫療系統反反復複告急,在「輕症不讓住院」的前提下,日本還是能勉強撐得下去。

而這樣的代價是,已經有7萬4000多人因此待在家裡,沒辦法正常生活,也等不到救助...

但巨觀層面上「勉強維持得住」,不意味著完全沒事。

醫療漏洞放到個體身上就會很慘:輕症不讓住院,那每一個被迫在家隔離的輕症到底該怎麼辦?是不是硬撐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會被國家注意到?

(媒體: 厚勞省稱,自己在家隔離導致失去生命的例子,沒有列入統計)

這周引起日本網友暴怒的一個事就是這樣:千葉縣一位孕婦感染輕症,沒辦法住院,這種情況下醫院也不接收。

結果孩子早產,孕婦被迫在家分娩,新生兒當場失去生命,連送到醫院救治的機會都沒有。

這件事讓民眾心態徹底爆炸,國家連孕婦和嬰兒的安全都不能保障,可以說已經是在擺爛了。

情緒激動的網友們恨不得拆掉日本政府,能看出大家都很憤怒:

「是不是因為疫情導致早產之類我們沒辦法斷定,但明明只要住院,這條生命還是能夠得到救治的...

就這樣日本還敢說自己是發達國家嗎...」

「都這時候了,總理什麼都不說,責任全都推給地方政府,推給婦產科醫生是吧?

這事完全是國家的責任!」

「誰敢信,這竟然是發生在發達國家的事情。

在運動會上花3兆日元,在國民身上一毛不拔。」

事情後續鬧得挺大,主持人播報新聞的時候情緒崩不住當場失聲痛苦,千葉縣知事發文道歉反思,民眾心裡都憋了一肚子火。

在出事的柏市,新聞發佈會現場氣氛也很沉重,但無論怎麼反省、道歉,逝去的生命是無法挽回的。

厚生勞動省第二天馬上表示要出臺新規,疫苗優先接種孕婦。昨天,也就是事情發生後的第三天,已經有地區開始推行孕婦疫苗預約了。

可能是因為輿論聲音太大,上層的對應確實很快。但說實話,這個做法也只能暫時平息一下民憤。

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思路,永遠沒法讓日本走出疫情。這次犧牲的是新生兒,輿論鬧大之後政府道歉,推行措施,讓孕婦優先接種。那下次遭殃的是兒童呢?是青少年呢?是老人呢?

示意圖

總不能每次都靠民眾的怒火來推動防疫進程,再耽擱下去,後果更加不堪設想。

但日本政府真的有辦法控制住疫情嗎?顯然沒有。

眼看德爾塔就要攻佔全日本了,防疫措施好像還不緊不慢。

從目前的日常生活來看,早上的電車裡依然擠滿上班族,假日的繁華街人滿為患,晚上的小酒館生意興隆。

數字體現出來這麼多,是因為檢測能力只能做到這麼多,感染者可能會達到這個數字的數倍。

醫療緊張的情況下,在家待機的人也會越來越多。

即使不會因為病毒受害,如果得了其他病又沒法及時入院救助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
既然沒有強制性的外出禁止令,感染數字只會毫無節制,越變越大。

日本人民的不滿累積到了高峰。之前奧運期間就反復提到的「外國人的命更值錢」,現在又被拿出來反復說。

報導評論區高贊的的網友說得很明白:

國民感染之後住不上院,政府還在接受全世界2萬多名奧運相關人士。

志願者2萬4,醫生護士270,強行提供給奧運使用,枉顧國民性命。

從日本普通人的角度來看:身邊中招不斷,各種奇葩新聞層出不窮、孕婦生孩子都沒法生,很多人只能在家裡慢慢等病症惡化。

本來醫生就不夠用了,大家得了病都沒法住院,這節骨眼上國家還宣佈,把寶貴醫療資源配置給來參賽的外國人...

代入悲慘日本平民的視角思考一下,確實是要暴跳如雷的程度了,放誰身上估計都受不了。

與此同時,內閣支持率降到了29%,菅義偉已經成為日本政府無能的代名詞。

殘奧會將至,疫情防控面臨更大壓力的同時,各國運動員入境日本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。

-END-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