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對學霸總有些固有印象,比如學習好的人都很自律,也有一套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。先不說學霸一定要有一副人中翹楚的模樣,但21歲的理惠可能看起來真不太像個學霸。
而節目組就是這麼隨意的在街上撿到了一名東大生啊,為了方便,理惠住的地方離東大也不遠。
理惠的專業是文科三類,看了一下東大學部的分類,文科有三類。文科一類是以法律和政治為主的社會科學。文科二類是以經濟為主的社會科學。文科三類是以語言、思想、歷史為主的人文科學。
在帶著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去自己家之前,理惠可是事先打了招呼,說自己家很亂,不像人住的樣子。估計節目組當時所想是理惠的亂可能是謙虛,結果…還沒進門就是一副無從下腳的感覺。理惠住的是一個1K(約16坪)的房子,一個月的房租要9萬日元(約新台幣24,982元),房子其實還算比較大了,但這垃圾堆成這樣,也看不出這房子究竟有多寬敞了...
這地上扔的,感覺也是找不到任何東西,房子裡好像也沒有衣櫃,衣服就這樣掛著。
理惠用來唸書的地方,是一個頂在床邊上的小桌板,而如今這個小桌板上也堆滿了水壺、化妝包、膠帶…要放電腦的話,還得把這些東西挪一挪。
房間裡到處扔著喝完了的礦泉水瓶,按理惠的說法是,準備把這些收集起來一起丟…結果收集是收集了,什麼時候扔呢?
節目組在這個像垃圾場一樣的房間裡轉來轉去,好不容易看到一角書櫃,也算是證明瞭學霸不是白叫的。
至於房間裡的佈置…就也談不上佈置吧,但凡是好好規劃過的,誰會把冰箱放在房間的正中央啊,學霸的思路果然不一樣。
冰箱裡面也看不出什麼在家做飯的樣子,基本全是水,如果還有別的也絕對不是生鮮蔬果,而是能放很久又不太會腐爛的食品。
當鏡頭掃到牙刷的時候,節目組又一次嚇到了。這牙刷是拿來刷鞋了嗎?刷毛都變這樣了竟然還在用XD
可能所有人都和節目組有一樣的疑惑,就是這房間何至於亂成這個樣子?一般來說,就算邋遢一點,也不是這種像垃圾屋一樣的狀態,能搞成這樣的基本都是很頹喪的一個人,可是看理惠也不像是頹喪的人,畢竟,廢柴也上不了東大啊。原來...理惠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,她幾乎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,而且她屬於衝動做事型,一想到要做什麼,就會立馬撂下手頭上的任何事。
上大一的時候,她發現了自己這個症狀很嚴重,因爲大學開始上大課,一節課有105分鐘。
這樣一節大課對理惠來說就是煎熬,她沒有辦法一整節課都集中精力,經常上一半可能就要離開教室了,根本坐不住。
雖然可能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聽課,但是好在她很喜歡看書,而且能反反覆覆地看,看書也是找自己喜歡的姿勢,這種看法感覺對眼睛也不太好。
以前她以為大家都這樣,後來才發現只有自己有這樣的症狀。因為沒辦法集中精力,在參加社團活動的時候也常被批評不認真,被惡言相向更是日常,甚至被人說是病菌會傳染。
在大多數人看來,學習就是一件需要集中力的事。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,也時常說學習要保持集中。那完全沒辦法集中的理惠又是怎麼學習的呢?如前面所說,理惠很喜歡看書,而且她總能把一本書反反覆覆地看,可是她又不太能記得牢一些死記硬背的知識點。
比如,很多大學在考歷史的時候,記住歷史事件的日期,記住朝代年號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吧,可是理惠記不住,而且經常搞錯。
而東京大學比起考那些名稱年代的知識點來說,更喜歡問一些理解型的問題,比如為什麼會導致這場戰爭,或者這個事件發生後的影響之類的。
所以,記不住年代名稱的理惠,考早稻田大學落榜了,考東京大學卻一下就考上了。學霸的大起大落真的是讓人不知所措呢...
在理惠看來,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用很執著的去改變它,而是想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去替代那件不擅長的事情。對於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做事情的自己,她也不會勉強自己坐住了去集中精力,而是換一種方式學習生活。
當然,節目組也好奇,生活在這樣一個雜亂無章的房間裡,不會很不舒服嗎?結果理惠說,這個房間的佈局並不是雜亂無章的,而是她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動向自己規劃過的。
理惠不是一個很勤快的人,因為這個病症,自律什麼的對她來說也是根本不可能的,生活在一片狼藉之中,她也努力維持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狀態。落榜早大,轉頭就考上東大,彷彿開玩笑一般,而在其中理惠能拿出手的經驗,或許就是找到自己擅長的,去替代不擅長的,而不是去跟自己不擅長的東西硬碰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