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,線民間流傳著一個段子:在日版Google上輸入「妻子」,自動提示「禮物」;輸入「丈夫」,則自動提示「去/死」。
現在,段子已經越來越逼近現實。陰森黑暗的「丈夫去/死」網站聚集了對婚姻對丈夫滿心怨恨的女人,如今,它的註冊用戶突破18萬人了。
比如,一個妻子的抱怨
前職:派遣社員,一天8小時,一周上5天班。
現職:在宅寫手(帶孩子等)
對丈夫的不滿:
●他工作忙,應酬多,回家晚。
●不幹家務不帶孩子,只負責倒垃圾。
●自認了不起地說「是我在掙錢」。
●對周圍人,表情得意地「我可是帶孩子的好男人」。
似乎都不是大事。其實,「丈夫去/死」網站上說的丈夫罪行,還真多是這種程度的罪。可妻子們日積月累下的怨氣,就狠多了。
妻子們寫下的「怨念」
○願能早上醒來,他已身體涼了死/得透透的。
○以死/屍的形式回來!我煮紅豆飯慶祝。
○每天用丈夫的牙刷打掃廁所。
○在丈夫的屍/體跟前,一邊放聲大笑,一邊和家人們擊掌祝賀是我的夢想。
○沒完沒了借錢的婚姻生活,賣腎還債去吧。
○什麼技巧都沒有,比小學生還要差的OOXX。
○只把你當ATM來看。
那些怨恨至極的妻子們,每天在網上詛咒丈夫快點去/死。並找到志同道合的「戰友」,一起詛咒,一起分享某天丈夫真的如願死/掉了的喜訊。
真的死了
從開始寫這個筆記,至今幾個月。雖難以置信,但丈夫真的死/掉了。死/因是無呼吸症候群導致的心力衰竭。早上,人已經冷掉。姑且試著叫了救護車,也只是在醫院確認了死亡而已。說實話,高興,高興,高興。真心感謝死/神!!!!
忌日
丈夫于本日死亡。
蛛網膜下腔出血。
請安眠吧。
越冰冰有禮的口吻,越是看得人後背發涼。光嘴上吐槽,也越發不過癮了……
買了1kg的味精!
買了1kg的味精!雞肉拌進液體狀的豬油,表面鋪上味精,再裹上蛋液,粘上已經過期3個月的麵包糠,試著炸來看看了!他香噴噴地吃下去了喲!明天給他的便當盒裡也裝進去!希望快點見效啊。
是的,妻子們認真交流起促進丈夫早死的食譜。從心裡盼著,變成行動起來,早日實現夙願。
既然不幸福到這份兒上,離婚不就完了。何必把希望寄託在丈夫快點去/死上呢?
日本的家庭主婦們雖有種種保護政策,比如,作為正社員丈夫的被撫養人,可以不繳納保費卻加入社保系統;離婚後,只要不再婚,將來就能分享前夫養老金在婚姻存續期間的一半。
但說來說去,一旦離婚,家庭主婦不可能分走一半共同財產;重出社會就業,難覓收入不低並且穩定的工作,等等。
大機率將面臨貧窮問題。而日本社會的貧困主力軍,正是單親媽媽們。
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16年進行的「全國單親家庭調查」:
142萬戶單親家庭裡,約有123萬2000戶為單親媽媽家庭。
單親媽媽裡,約有81.8%在工作,但正社員僅占其中的44.2%。
也就是說,123萬2000戶的單親媽媽家庭, 僅有36%左右的單親媽媽有正式工作和穩定收入。18%的單親媽媽沒有工作,剩下的在做小時工等非正式工作。
不離婚,當寡婦。
這對內心十分想離婚,現實又離不起婚的主婦們來說,無疑是最划算最美好的結局。
丈夫去世,屬於他的喪葬補貼、養老金,一分不差地歸遺孀所有。
沒還完的房貸,不用還了,房子產權和家裡的存款、有價證券歸了遺孀。
「丈夫死亡筆記」是順應需求,才出現的社會現象。
貸款名義人在貸款之初加入團體信用保險,一旦發生無法償還剩餘貸款的意外,保險即生效。妻兒無需償還債務就可獲得產權。
享受家庭主婦這份職業帶來的「長期飯票」福利;應諾女主內的分工,卻又厭棄分工來的重負;詛咒乃至實際動手,丈夫快去死;期盼榨幹婚姻關係帶來的最後也是最大經濟利益。
結婚,辭職當家庭主婦,現在依然是深受日本女性歡迎的「職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