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最勵志盲人夫婦!丈夫12歲失明當律師,妻子是歌姬,還撫養2個正常孩子

莫可可小姐姐 2022/05/06 檢舉 我要評論

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。處于困境時,看看那些活得艱難,卻又積極向上的人們,就有了繼續拼搏的勇氣。

日本有個很出名的盲人律師,名叫大胡田誠。1977年,大胡田誠出生于靜岡縣,患有先天性綠內障。

這種病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功能損傷,患者不會馬上看不到,但是治療如果沒有明顯效果,只能接受逐漸失明的現實。

大胡田誠在12歲時,雙眼完全失明。那時,他正讀小學6年級。

一個正常人陷入永久的黑暗,惶恐可想而知。但大胡田誠來不及悲傷,他迅速轉校到東京筑波大學附屬盲人學校。

或許是因為長期飽受折磨,他早已有了心理準備,之后的他一直堅持努力讀書。

高中畢業后,大胡田誠進入慶應大學的法學部就讀,之后又在慶應大學大學院法務研究科進修。

在此期間,他5次挑戰通過率極低的日本司法考,終于在苦讀8年后通過考核,成為日本第三位盲人律師。

大胡田誠的妻子是大石亞矢子。1975年她出生于千葉縣,比大胡田誠大2歲。她出生時是個低體重兒,作為早產的雙胞胎之一,她的體重只有1200g,因此被送到保育箱。

但是,當時的保育箱設備不完善。由于氧氣濃度過高,她的視網膜受到損傷,患上了「早產兒視網膜癥」,很快失去視力。2歲時,大石亞矢子隨家人靜岡縣居住,之后她讀了盲人學校,高中時和大胡田誠在同一個學校。

高中畢業后,大石亞矢子進入武藏野音樂大學,學習聲樂。后來成為歌手和鋼琴家。

大胡田誠與大石亞矢子挺有緣分的。他們兩人都在靜岡縣長大,畢業于同一所盲人學校,之后都在東京都生活。

大胡田誠在讀研究生期間,偶然與大石亞矢子重逢。兩個有類似成長軌跡的人逐漸走到了一起,他們開始交往。

對于是否要結婚,大胡田誠一度很迷惑。作為律師,他看過很多殘障人失婚的情況。兩個人一起生活很艱難,身體的殘障會加劇矛盾,最后不得不分手。

2009年,大胡田誠的母親去世了。親歷了生老病死,大胡田誠改變了對婚姻的想法:人的一生很短,應該珍惜有限的時光,與相愛的人在一起生活。

2010年,大胡田誠和大石亞矢子在相愛5年后,走進了婚姻的殿堂。

婚后第二年,他們生了一個女孩兒。后來又生了一個男孩兒。兩個孩子都很健康,眼睛沒有任何問題。

照顧年幼的孩子何其辛苦,更何況是一對盲人夫婦?大石亞矢子的母親幫她照顧孩子,但很多時候,父母還是天然地擔心孩子。

大石亞矢子在生下兒子后患上產后抑郁癥,她吃不下,睡不著,擔心孩子哭的時候,自己伸手碰不到。這種焦急幾乎擊垮了她,她不得已給孩子斷了奶,自己吃藥治療,幾個月后才好轉。

養孩子最怕孩子生病,大胡田誠和大石亞矢子同樣如此。他們家中有很多視覺障礙者專用的設備,比如語音體溫計、電話手表等,幫助他們將看不到的東西轉換成聲音,以便保障孩子健康。

每天早上,大石亞矢子會叫醒兩個孩子,幫女兒刷牙,扎頭髮,然后帶著導盲犬,送孩子們去上幼兒園。

晚上睡覺的時候,夫婦一方會摸著孩子,避免孩子趴著睡覺引起窒息。

當然,也還有許多事情是他們無法獨自完成的,比如給孩子剪指甲、掏耳朵,這些都要依賴孩子姥姥來完成。

孩子上小學后,每天都要帶回很多作業和班級聯絡資料,需要父母閱覽并寫回信。這對于大胡田誠和大石亞矢子來說太難了,沒有盲文他們沒有一點兒辦法來閱讀。

這個時候,必須要有人在旁邊讀給他們聽,才能完成學校作業。

孩子們漸漸大了,很懂事,日常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做事。出門購物時,孩子會充當媽媽的眼睛,一個幫她拿購物框,一個扶著她慢慢走。

大石亞矢子經常給孩子們做飯,主要靠聽覺和觸覺來感知食物。女兒在上小學后,就開始幫媽媽做飯,家常便飯早已不在話下。

在辛苦育兒的同時,兩人的事業也沒有落下。大胡田誠最初在律師事務所上班。他對聲音非常敏感,能夠從錄音中分辨細微的感情,從而找到查詢案件真相的線索,這也成為了他的優勢。

2012年,他將自己的律師經歷寫成了一本書,名叫《為什麼我要成為盲人律師》,后來被改編成電視劇《全盲的我成為律師的理由》,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。

圖自電視劇《全盲的我成為律師的理由》

2019年,大胡田誠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,處理公司法務、民事債務、交通事故、繼承等案件。同時,他也致力于殘障人的正當權益,為卷入法律案件的殘障人提供各種幫助。

大石亞矢子是創作型歌手,能唱歌,能寫歌,還擅長鋼琴演奏。結婚后,她還經常登臺演出。2018年,她推出了自己的CD《MY BEST》,其中還有她和丈夫大胡田誠的合唱。

他們努力生活的樣子,是孩子最好的榜樣。兩個孩子都非常懂事,努力又認真,在生活中處處照顧父母。

大石亞矢子有時覺得虧欠孩子,因為這個特殊的家庭是反過來的,很多時候都是孩子在照顧父母。

不過她也覺得一家人不需要計較那麼多。殘障人撫養孩子的秘訣之一,就是不要太逼迫自己,用力過度會給家人帶來壓力,反而不利于家庭和睦。

工作之余,他們也經常帶孩子外出,去果園摘果子,去公園游玩等。

他們也很在乎孩子是如何看待自己的。大石亞矢子故意問女兒:「你一定還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看見吧?」

女兒大大咧咧地回答:「那當然啦,去哪里都必須牽媽媽的手,不管什麼事兒都要說出來,確實挺麻煩的。」

兒子的回答則要暖心得多:「雖然爸媽看不到,但他們聽力非常好,不管我在哪里,他們都能聽到。」

孩子為他們畫了畫像,上面寫著:「爸爸,謝謝你為我們努力地工作。」

有人問大胡田誠:「如果能恢復視力,最想看到的是什麼?」他馬上回答:「是家人!」

他從來沒看過妻子和孩子們的臉,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。

也有人問:「如果能恢復視力,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?」大胡田誠沉默了很久,然后說:「其實,想做的事情,即使看不到也做的差不多了。」

他經歷過潛水、跳傘、射擊等運動,還跑過6次馬拉松全程。除了開車,其他事情他都會,而且都能做得很好。

他們家現在的目標,是登上富士山山頂。兩個盲人,帶著兩個孩子,還有雙方父母,一起登上山頂。如果實現,算是三代人同時實現登頂了。

大胡田誠覺得這個目標應該能實現。因為他們一直相親相愛,彼此在物質和精神上相互支撐著,鼓勵著,沒有什麼難關不能跨越。他們會一直朝著幸福的方向奔去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